愛的發聲練習 書封面

我家書櫃上有本書,在那擺了兩年。書上還有作者簽名。憑藉著絲毫不可靠的記憶,我是在早年憂鬱馬戲團團慶(或者團聚)時見過作者的,哦對了,她叫小貓,本名許葦晴。引述她自己的說法,「曾是廣告人,廣播人,詞曲創作人,命理師」。其實她和凱洛比較熟一些,據說倆人在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時期就認識了;而且還曾經發起過「Singer 2.0」運動;總之是這樣一個有著豐富過去的人。坦白從寬,我沒認真讀過小貓的書;因為基本上年輕女生的感情世界,從來不是我的閱讀守備範圍。最近第一次把這本書:《愛的發聲練習》從書櫃上抽出來,是因為有另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把這本書拍成了電影。這個人叫李鼎。

這個朋友更不簡單:在我今年二月因為台北國際書展的《旅行台灣》簽書會和他對談而認識之前,他已經是在國際上得過獎的廣告導演、以及暢銷書《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台客與導演寶島摩托車之旅》作者。平心而論,我和李鼎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但或許是因為"旅行"和"導演"這兩個共同的元素,有了一些微妙的連結。

前後兩個在完全不同場合認識的人,一個寫的書被另一個拍成了電影,這部電影我能夠不支持嗎?(笑)於是,我去看了試片。

愛的發聲練習海報

套用一段小貓自己寫的新聞稿

在《愛的發聲練習》中,主角歷經家暴,兵變,援交,第三者...等先天環境與後天社會價值所加諸的苦難,卻仍然願意相信幸福的可能。全書共分四個章節,Do是青春的叛離,Re是反社會的下墜,Mi是在疏離中自我覺醒的過程,Fa是一次向上的躍進。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約莫是以一個女孩成長為女人的過程,反映了台灣(或者應該說台北)在過去十年,從90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的一些社會樣貌。而且,李鼎骨子裡是個非常復古念舊的人,他處理劇情與畫面的方式,讓我想起年輕時曾經看過的一些台灣「新」電影

還記得《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竹籬芭外的春天》,甚至《孽子》嗎?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太習慣於灑狗血的新聞播報方式以及電腦動畫所帶來的視覺革命,以至於不再相信發生在我們身旁的故事可以打動人心;可是近期幾部國片的票房與口碑表現,讓我們對那樣的舊時代重新產生信心,以及興趣。而李鼎,彷彿是當年"優良傳統"的延續,把台灣新電影的精神與風格,在當下這不同的時空背景中重現。

(註:如果要再解析得深入一點,不知道是不是製片人徐立功引發的聯想:像這種帶有「老中影氣質」的片子,在過去幾年中已經不常見了。我無法評論這是好或壞,畢竟我自己是本土風格的擁護者;但事隔多年在這部電影中找到熟悉的過去,毋寧說是一種見到老朋友的欣慰。)

說到演員。由於很少看台製偶像劇或電視劇,除了女主角以外,其他的男女主配角對我而言都很陌生;但我覺得這一代的演員,至少演技都很自然天成。其中,年過三十的徐熙媛(大S)演起女高中生,萌指數無限爆發,令人感到意外驚喜。

我自己對這部電影最有感覺的,應該是「Re」、「反社會的下墜」那一段。

李鼎在試片結束後說,他一度懷疑張孝全演的「小古」那個角色根本就是在寫我(大笑)。只能說,李導,您真是太看得起我;如果小古真的就像電影中形塑出來的那位都會壞胚子熟男樣貌,那麼我的段數還差他太多。不過確然,這一部份激起了我對於某一段時期的台北夜生活的回憶;比起前幾年戴立忍的導演處女作《台北晚九朝五》更寫實幾分,是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

當然,也不是沒有抱怨。由於小貓和小古牽拖不清的情慾戲跨越了「Re」「Mi」兩個音符,後來我看到張孝全再出來,只想拿球棒把他打回去。也由於這一段援交外遇戲拖得太長,連帶削弱了後面東明相的戲份,是我覺得可惜的、也替東明相覺得抱屈。畢竟他是我近幾年看過最自然、舒服的演員,或許是因為他的氣質和其他專業偶像明星有些格格不入吧?總之最終結束得有幾分倉促,這是我必須老實講的。

這部片子的拍攝過程中,還曾經發生過場記家遭竊、拍攝帶被偷;最後只好重拍的慘劇(六月初);如果我們要相信否極泰來,那麼這部電影或許會有出人意料的好票房也說不定?

最後,一點小遺憾、小秘密:原本李鼎曾經來電要我客串演出東明相和大S的廣告公司同事,但我因為要去大陸錄節目而錯過了。否則這也將成為我的電影處女作(大笑)。

作為李鼎的第一部電影,《愛的、發聲練習》算是四平八穩中有幾許意外驚喜的片子。歡迎大家支持。

【相關連結】
李鼎創意文化官網
《愛的、發聲練習》官方部落格
李鼎的也不賴(個人部落格)
許葦晴(小貓)的部落格(年久失修,不知跑去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