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天,原本想寫些國家認同的嚴肅文章,但,這麼一個秋高氣爽的週末,談那些著實沈重。正好在去年,我到過辛亥革命的震源地──武昌;且讓我們還是以旅行的角度,來看看和這個日子、這個國家有關的一些史蹟。

武昌區

隔著長江和漢口、漢陽相對的武昌府,早期統稱「武漢三鎮」,這是我們以前在課本上讀過的、熟悉的名稱;後來在民國時代完成北伐之後,才正式將三鎮合併為武漢市。目前,它是「武昌區」,屬於武漢市的管轄。

俯瞰武昌,近景便是首義廣場和辛亥革命博物館;遠方的塔樓,就是鼎鼎大名的黃鶴樓。只不過,這個黃鶴樓,已經不是當年江岸黃鵠磯上「故人西辭」的那一座木樓、而是後來易地新建的水泥觀光樓了。(註:我記得以前念的是黃「鵠」磯,不過現在似乎一般都直接寫做黃「鶴」磯。)

辛亥首義發難處

讓我試著用事情發生的過程,來依序看幾個史蹟景點:根據維基百科的「武昌起義」條目,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是在辛亥年八月十九、也就是西元1911年10月10日晚上七點多(哈,正是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刻),從清朝新軍的陸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打響的。

這個工程營的遺址,位於現今的湖北省總工會院內;有一個小小的紀念亭、紀念碑,以及1995年新立的碑文。

當年工程第八營的一名「正目」(等於班長)熊秉坤先生,身份是革命團體共進會的總代表,過去一向被譽為是打響革命第一槍的「熊一槍」;後來經過考證,根據熊班長本人寫的《前清工兵八營革命實錄》內容,開第一槍的是士兵程正瀛(程定國);熊班長雖然不是貨真價實的「一槍」,但是這般不居功的誠實態度,也算十分值得嘉許了。

其實,許多歷史上的大事件,往往是由一連串小事件引發「蝴蝶效應」而釀成的,從武昌起義的例子來看,毫無疑問是個鐵證:排長查哨、小兵不滿;排長罵曰,「幹甚麼,想造反?」士兵怒,「造反就造反!」同梯同袍過來助陣、就這麼打死排長,反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當管教」不但會出人命,還有可能陪上國家前途的。

辛亥革命博物館

革命軍在工程營起事之後,就轉移到下一個歷史舞台:紅樓。

革命獲得初步成功、趕跑了湖廣總督瑞澂(澄)後,新軍協統(旅長)黎元洪被推上來當了湖北軍政府都督,將原本清政府的湖北諮議局局址,改稱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這座位於武昌的紅磚建築,一夕之間成為各省響應起義的精神地標;用它來做為辛亥革命博物館,再適合也不過。

辛亥革命博物館的網站上,提到這棟紅樓被尊稱為「民國之門」;那麼這座大門,可是門中之門了;門上依然高掛著「鐵血十八星旗」,原本是發起武昌起義的中堅份子共進會的會旗,起事後作為湖北軍政府的旗幟,可以算是中華民國第一面代表性的軍旗。主體建築上,依然鑲著「鄂軍都督府」的大字。

進入都督府/博物館中,除了有按照當時相片復元的會議廳、都督會客室、外交部等空間,牆上也陳列了許多複製的文件與相片,營造出辛亥革命的時代情境。

下面這個會議室的桌布,真是非常的國民黨啊(笑);不過我在南京、重慶的一些民國時代建築中都看過類似的陳設與佈置,顯然已經成為一種民國風的象徵。

主建築旁的副樓,則闢為史蹟陳列館,細說武昌起義的來龍去脈與發展過程。館內還收藏了一些真正的古董,例如清代洋務派的重臣、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建立的漢陽兵工廠界碑。在工商業發展的時代大趨勢下,武漢近年十分重視張之洞的貢獻,我另外參觀過「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上面說過,革命往往是一連串小事件所引發的;原本革命黨人計畫的起義日期是西曆的10月16日(還有一些從9月份爆發的事件與前因,我就不多說了,請參照維基百科),但是在10月9日發生了共進會領導孫武配置炸彈時不慎引爆(就說是個意外吧)、引起租界巡捕和清廷警覺,四下搜捕革命黨人,倉促之中原本9日晚間就要起義、卻被鎮壓,多人被捕。

其中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個人在10月10日凌晨被處決,可以說是民國建立前最後幾位犧牲的烈士;如果他們活到晚上,或許就可以見到革命的果實開花結果了啊!彭、劉、楊三人因而在武昌被隆重紀念,不僅有「彭劉楊路」,路旁還有三人巨大的雕像。奇怪的是,反而在中華民國的台灣,似乎對這幾位都沒什麼印象?

一連串的事件,讓原本就在新軍中服役的革命黨人情緒緊繃、一觸即發;終於在工程第八營的不當管教事件中,一舉點燃了革命的烽火。

起義門

武昌城原本有九個城門,其中位於城南楚望山上,有一座中和門,門外的楚望台是當時新軍軍械庫所在,根據記載,庫存有124門大砲、五萬九千支步槍;10月10日晚上,楚望台成為起義士兵的集結處、也是首先要攻佔的目標,負責守庫的士兵響應了革命、原本部屬在城外的砲兵第八標,隨後由中和門入城,並且在城樓上佈署了大砲、在夜色中轟擊周遭已經起火的總督府。

革命成功之後,便將中和門改名為起義門;今日的起義門是1981年重修的,和老照片中的城門形制已經不同了,紀念碑的意義多一些。

城樓上的「起義門」三個字,出自中共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手筆。葉帥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也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早年曾參與黃埔軍校籌建、又是國民革命軍的師長、參謀長,由他來題字,多少有些淵源,不至於太突兀。

起義門上有個小小的展示空間,同樣展示著一些歷史圖片、以及武昌城在起義當時的模型,對於戰史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去看看。

熱血新軍的革命歷史已遠,這一天午後的起義門下,坐的是兩名一邊歇息、一邊討論著行程的單車旅者;讓這略顯沈重的歷史之旅,添加了幾分悠閑的氣息。

1911年的武昌起義後建立的民國,日後數十年的國運,可謂坎坷;這之中固然有複雜的歷史因素,也多人謀不臧所造成;但好歹最終是實現了一個民主的制度。這個民主的根基,值得共同珍惜。

過兩年,就是武昌起義百年慶,據說武漢市將大興土木、作足準備、盛大迎接那個日子。只不過,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青年,又會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這百年的歷史呢?

更多相片,在我的中國湖北相簿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