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頭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及開車請勿飲酒。

去年初我因為一支「雪鳳凰」和格蘭菲迪(Glenfiddich)結緣,年底還應邀參加了在國賓 A Cut 牛排館 舉辦的一場品酒會,得以見識到品牌大使 James 的風采(關於 James 的好話,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讚美許多,就不再重複啦,相信他也可以理解的,笑);後來也就成為邀請的常客之一。

我喜歡格蘭菲迪品酒會、或應該說是「餐酒會」的原因,是因為它通常不是熱鬧、人多的場合,而是非常沈靜、深度地,從許多角度,來介紹酒的歷史、風土、口味,以及 James 個人的旅行經驗,再搭配精心選搭的特製料理,務求對味;一餐下來,時時刻刻令人感嘆於生活的豐美。這樣的模式,當我近期在和負責飲食社群同事開會時,還常常拿出來當成一個好的範例。

不久之前,承蒙對方邀請,再度參與了一場餐酒會,照例是幽默的 James 獨撐全場──雖然也只有3+1位來賓,除了我帶了凱洛以外,還有原本就熟識的美食激進份子徐天麟,以及氣質沉穩的品酒部落格WineCellars 格主。仔細一想,我們三人正好各代表了美食、美酒和旅行。不得不佩服主辦者的用心。

由於下班時間塞車,當我趕到餐酒會的地點"D.N innovacion"(鼎恩創意料理)時,都已經遲到了近半個小時,工作人員正等著領我進入船艙般的包廂,還好 James 很夠意氣地等到我來才開講。一如往常,他總是輕鬆地從蘇格蘭旅行見聞開始......

......竟然就出現了黑臉橘身的羊(據說是牧場為自己養的羊所做的識別,也太費工夫了吧)

很快地進入到正題:格蘭菲迪的品牌精神是"The Spirit of a Pioneer",正因為它創造出了全球首支蘇格蘭單一純麥威士忌。引用我之前紀錄的 James 之說明,「格蘭菲迪對業界的貢獻:1963年創造了世界第一支單一純麥威士忌,在這之前大家都只喝調和式威士忌。我們就想說,我們的威士忌這麼好,不要一車一車賣出去,反而貼上自己的酒標去出售;在業界一片不看好的情況下,就成了世界銷售最好的單一純麥威士忌。 」

據說在台灣格蘭菲迪品牌大使 James 的創意之下,推出了這一支1963年出的首支單一純麥威士忌限量復刻版,用這起始之點,來當成今晚的開胃酒,真是非常的適合。正如上述,我認為他們在安排整個餐酒會的流程是非常用心的,循序漸進引導人們進入格蘭菲迪的世界。

因為沒機會喝到最初的的版本,因此很難做個比較;但印象中,這支算是四平八穩的古典口味。(背景就是今日的開胃菜,餐的部份我留在最後一併介紹)

參加餐酒會的有趣之一,就是 James 常常會拿出一些平常不太容易喝到的珍寶,例如這杯看起來透明如水的,上次也曾經品嚐過:「單一純麥最早不叫做 single malt, 而是叫 straight malt。威士忌剛蒸餾好的時候,還沒有進橡木桶前,其實是透明的。現場也準備了一些sample,酒精濃度70%剛蒸餾好的酒,有些大麥的甜香味,因為是半成品,即使到酒廠都接觸不到,沾在手上都好像酒精一樣。 」

先看過了透明的「原酒」,再來理解各種不同的威士忌色澤或口味的差異,就更容易理解。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用來熟成酒液的橡木桶。這些橡木桶先裝填過其他的酒類,再拿來陳釀威士忌,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波本桶」和「雪莉桶」。波本桶裝過美國波本威士忌、雪莉桶則是釀製過雪莉酒(Jerez,一種加烈葡萄酒),就可以分別釀製出不同風味的威士忌。

先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再看下列這段廠商的新聞稿,就容易理解了:

「格蘭菲迪威士忌首次推出 19 年單一純麥蘇格蘭威士忌,為紀念 15 世紀大航海時代葡萄牙探險家的無畏精神,以葡萄牙馬德拉葡萄酒桶進行陳釀。葡萄牙探險家的船跡遍佈歐洲到泰國、馬來西亞,只為尋找前往印度的航道,因此建立現今歸為中國版圖的澳門,台灣也從此有了福爾摩莎(美麗之島)的別名,而 Madeira 馬德拉群島則在此時納入世界地圖,顛覆當時社會對於世界的看法。

格蘭菲迪單一威士忌主管 Brian Kinsman 表示:「探險家的拓荒精神不管經過幾百年都長存在我們心中,我們很高興可以向消費者推出這款威士忌來紀念大航海時代。1886 年,格蘭菲迪威士忌的創始人 William Grant 為達成心中宏願而立下一生的目標,在家族的幫助之下親手建立格蘭菲迪酒廠,他的精神 125 年以來從未消失。

格蘭菲迪單一純麥威士忌便是以本身的開創性為榮,大航海時代酒款是格蘭菲迪酒廠首次使用馬德拉葡萄酒桶作為風味桶的威士忌,藉此為格蘭菲迪與探險家共同擁有的勇氣乾杯。」

想不到吧?原來這款酒背後的故事,和「福爾摩莎」也有淵源呢。這種將歷史融入品牌精神的方式,對於原本就喜愛歷史的我,也是一種加分。更直白地說,我既非美食家,有時判斷的味覺或許沒那麼精確,酒的好壞,也隨自己的口味決定。但是,賦予品牌歷史故事之後,產生了認同感,對這瓶酒究多了一份感情。這可說是美食的精神層面吧。

以下關於馬德拉島的介紹,節錄自維基百科:

「馬德拉(葡萄牙語:Madeira)是非洲西海岸外,北大西洋上一個屬於葡萄牙的群島和該群島的主島的名字。葡萄牙語中 Madeira 是木頭的意思。」

「...據傳1418年葡萄牙航海家重新發現了馬德拉。從1420年開始葡萄牙人開始在島上定居,他們使用島上的月桂樹來造船。

很快葡萄牙移民也開始種莊稼和養畜,人們用火燒的方法開荒,但據說1420年點起的一把大火一直到七年後才熄滅。從西西里島引入的甘蔗對經濟起了重要作用,1452年第一座加工甘蔗的水動的磨坊啟用,15世紀中葡萄牙的糖一直到達了布里斯托。16世紀從賽普勒斯、克里特和西西里引入葡萄,釀酒業開始興旺。

...在蒸汽輪船發明前,對從歐洲去往美洲和印度的船來說,馬德拉是重要的中繼站。」

以下是馬德拉島的空照圖,翻攝自 James 的簡報檔。

「馬德拉的飛機場也非常著名,它緊貼山和海築成,從1984年到1986年它被擴大,使用鋼筋水泥柱向海上延伸了幾乎一倍,此前只有小飛機可以著陸,而且只有非常有經驗的飛行員才能在這裡降落。」

 

認識了馬德拉島之後,我們再來瞭解一下維基百科對馬德拉酒的描述:

「馬德拉酒是馬德拉島特產的葡萄酒,屬加強(或,加烈)葡萄酒(Fortified Wine)一類。品質比較高的被用作開胃酒或飯後酒,品質比較低的也用在烹調中。 製造馬德拉酒的葡萄品種比較甜,采葡萄從八月中開始,約持續六個星期,每年的產量為530萬瓶。發酵後摻入高酒精度的酒來停止發酵過程的繼續,使得酒保持其甜度。然後通過加熱來使酒精度提高,然後再次攙入白蘭地。馬德拉酒的酒精度約在18%到21%之間。」

「格蘭菲迪這次推出的特殊酒款『探險家19年單一純麥威士忌』(Age of Discovery),特別選擇馬德拉桶(Madeira Cask)作為元素之一,讓酒款浸染水果香氣、甜味。風味性質與雪莉酒、波特酒類似。而先前就已有幾家酒廠打造過馬德拉風味桶威士忌,像是格蘭菲迪的兄弟廠百富就曾推出17年的馬德拉桶威士忌。」(節錄自 U car 品酒頻道

馬德拉酒,顏色較深,果然有濃甜香。

幾款不同的馬德拉酒。

做為稱職的格蘭菲迪品牌大使,James 還到處去尋訪可以「講故事」的元素。例如,他竟然特地找到在台中外埔月眉育樂世界附近的樹生休閒酒莊自製馬德拉酒,也來讓我們搭配品嚐。

 

上網找了一下關於樹生酒莊的資料,原來和一位台灣的釀酒達人有密切關係(摘自中國時報王瑞瑤的報導):

"今年42歲的陳千浩,是台灣第一位擁有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的人,2005年接受農糧署的委託,出手拯救會種葡萄卻不懂釀酒的農民,將垂直式榨汁機改成水平式,並著手實驗馬德拉酒(Madeira Wine)的熱熟成技術,用金香葡萄(Gloden Muscat)釀造出第一桶台灣蒲桃酒,5年後開封,讓米其林名廚讚不絕口。

最特別的在於熱熟成,他在酒廠裡模仿馬德拉酒的燠熱環境,把最熱的閣樓當船艙,葡萄牙水手喝到回程的壓艙酒都驚為天人,台灣的環境比船艙更好,做出了馬德拉酒沒有的酸味,還去消滅了台灣葡萄酒的『狐臭味』。」陳千浩堅信,熱熟成技術是台灣葡萄酒出頭天的唯一出路。"

下圖是樹生酒莊莊主洪吉倍。

印象中,有較濃郁的甜香味。

James 在中間還分享了一段他找到十九世紀陳年老酒的經歷,不過當時我已微醺,有點想不起來這瓶酒的故事(苦笑);可以確定的是,James 對於酒的熱愛,絕對不只是口頭上講講而已,他是很認真地在瞭解和他工作有關的一切;再加上這本身就是一件「醉人」的事,真是值得羨慕與敬佩。

 

James 一步一步地魅惑我們,在主角正式登場之前,他又端出了一個秘密武器,酒精濃度高達 60.4% 的樣本酒!

坦白說我自己還蠻喜歡這支,入口濃烈而強勁的滋味,真正有「醉人」的威力。

終於,在醞釀了許久的「前戲」之後,我們已經瞭解了它所有的歷史背景,以及馬德拉酒和原酒的風味,今晚的主角「探險家19年」堂皇登場。自從上次「雪鳳凰」的外盒令我驚艷之後,對於格蘭菲迪的包裝設計,一直抱著肯定的態度。「探險家」採用了古航海地圖,大旅行與大發現的視覺感受甚為強烈。

「格蘭菲迪首席釀酒師 Brian Kinsman 表示:葡萄牙航海家們的探險精神,與格蘭菲迪創立至今所秉持的先鋒者精神不謀而合,而推出格蘭菲迪探險家19年,除了紀念偉大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也同時向航海探險家們的先鋒者精神致敬。」

 

「大航海時代酒款包裝精美,黑色酒瓶印有殷紅的羅盤,外盒繪有葡萄牙探險家行經路程的創意地圖,內裝酒液豐潤可口,洋溢著成熟無花果、焦糖水果、肉桂及黑胡椒的香氣。酒精濃度為 40%,僅於全球旅遊零售管道及酒廠商店銷售。」

我是不太會形容味覺的人,所以專注沉浸於整體的氛圍。實則它的口感,在上述廠商發的新聞稿中都說得十分細微了,重點是,刻意營造出「無花果、焦糖水果、肉桂及黑胡椒的香氣」,也是符合大航海時代品牌精神的。

不只是外包裝,連瓶身的蠟封印,都體現了航海家的精神。雖然不確定有沒有直接關係,但以前我在閱讀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時,對於葡萄牙的「航海家」亨利王子印象深刻。維基百科上將他譯為「恩里克」王子,並有這樣的記述:

「恩里克王子不是王儲,其影響力自於在薩格里什建立了全世界首間航海學校、天文台、圖書館、港口及船廠,為葡萄牙日後成為海上霸主,奠定了基石。這座歷史上第一間的國立航海學校,有系統地研究航海科學和技術。」

無論如何,這塊蠟封印,讓我想到了這位熱愛航海的王子。

這張正好拍到了正在品酒的 WineCellars,如果想知道專業的評價,也可以連過去看他的文章:〈格蘭菲迪探險家19年單一純麥威士忌品酒會,體驗航海探險家先鋒精神〉。

結束時,桌上滿滿都是杯子,就可以想像今夜的滿足。

接下來,既然是「餐酒會」,餐其實也是重點。James 每次在選擇餐廳或配菜,都十足可以感受到其用心。以下就是 James 和"D.N innovacion"(鼎恩創意料理)為今晚的品酒會所創作出來的菜單。所謂「分子料理」也是鼎恩的特色之一,同樣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

「大廚利用各種奇異工具,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比如,把固體的食材變成液體甚至氣體食用,或使一種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種食材。如:泡沫狀的馬鈴薯,用蔬菜製作的魚子醬等。但頂級分子食物製作起來就如同做科學實驗一樣複雜,難度極高,因此價格極高。」

根據上面的文字,這是一套「馬德拉風味水手午餐」的 Menu.

如果你想更瞭解上述各道餐點的原料與口味,建議閱讀美食激進份子徐天麟的文章,我實在無法寫得比他更好了!格蘭菲迪探險家19年餐酒會隨想

離去之前,James 還送給每一位來參加餐酒會的來賓一個紀念品,我打開一看,竟是一個小望遠鏡!真是太精緻、也非常符合探險家的精神。這是一趟非常精彩的心靈與感官的旅程。

James(詹昌憲)的 Blog: 
http://glenfiddich.pixnet.net/blog

格蘭菲迪台灣官網 
www.glenfiddich.com.tw

【關於格蘭菲迪Glenfiddich】

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酒廠在1886年由 William Grant 在蘇格蘭高地 Speyside 地區建造,在1887年的聖誕節,釀造出第一滴格蘭菲迪 Glenfiddich,並率先在1963年以單一純麥威士忌為訴求,以綠色三角瓶設計行銷全世界180餘國,其獨特的清新細膩口感,馬上成為鑑賞家的最愛與市場上的新寵。格蘭菲迪為維持其極致品質,由酒廠專屬的桶匠及銅匠進行橡木桶及蒸餾器的維護與保管,更是高地地區唯一在酒廠中完成蒸餾、熟成與裝瓶之單一純麥威士忌。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單一純麥威士忌是全球銷售量第一的單一純麥威士忌。

工頭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及開車請勿飲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