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川琉璃吊橋_001

屏東沿山公路的自駕踏查,在某個雨天早晨,來到了今年非常熱門與知名的山川琉璃吊橋

原本剛開幕的時候看新聞,是不太願意去人擠人的景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傳統的台灣旅客,好不容易有個新的景點,若不攜家帶眷前往朝聖,似也有違假日出遊的行為模式,那份興奮之情,也不是不能理解。但經過人員管制以及建立預約系統之後,據說情況有獲得控制。雨天去,當然遊人更少一些,而雲霧繚繞,另有一番風情。山川琉璃吊橋解說預約系統

尚未前往之前,若光從電視新聞,是無法確認正確位置在哪,這也是目前電視媒體的問題所在。幸而有了網路,上網搜尋之後,便可確認。一般參觀的動線,是由南往北,跨越隘寮溪。其入口,便在原住民文化園區。

山川琉璃吊橋_002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在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佔地廣達82.65公頃,參觀區域主要分為馬卡拉彎、巴拔谷灣、塔瑪麓灣、娜麓灣、富谷灣等五區,分別展示九大原住民族的特色文物、傳統建築及歌舞文化,具體呈現原住民的生活原貌,是一處藏身山林的原住民文化博物館。 

馬卡拉彎區是遊客進入園區的第一站,主要的設施是行政中心、遊客旅遊資訊中心與旅客住宿區。為了讓旅客初步了解原鄉的概貌,在旅遊資訊中心備有詳盡的原住民文化旅訊,為進入園區參觀前的資訊補給站。」~摘自 愛屏東

山川琉璃吊橋_003

這裡有非常自豪的解說人員團隊:「我們團隊成員都來自琉璃吊橋周邊部落,經縣府認證,提供串聯山川琉璃吊橋及附近景點的專業解說、接駁遊程。我們以家鄉人文土地風采為傲,也邀您一起體驗原鄉魅力~」詳見 趣遊屏東網站臉書專頁

山川琉璃吊橋_004

“「山川琉璃吊橋」是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這座吊橋,不僅僅為往來交通,也展現當地原住民文化與歷史,琉璃珠的意象裝置由在地藝術大師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分別鑲嵌在橋上兩側及引道上計有32面故事牌,述說著部落動人故事。另外,吊橋兩端的入口意象,則由三地門地磨兒國小及瑪家北葉國小學生,以馬賽克藝術作品,裝置錨碇座牆面及擋土牆牆面,尤其兩端各設置一座巨石裝置藝術,以「蕃藷」、「芋仔」的意象,象徵族群融合。”~摘自 屏東山川琉璃吊橋預約系統

山川琉璃吊橋_005

山川琉璃吊橋_006

「吊橋規劃展現當地原住民文化與歷史,琉璃珠的意象裝置由在地藝術大師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分別鑲嵌在橋上兩側及引道上計有32面故事牌,述說著部落動人故事。另外,吊橋兩端的入口意象,則由三地門地磨兒國小及瑪家北葉國小學生,以馬賽克藝術作品,裝置錨碇座牆面及擋土牆牆面。」摘自 愛屏東

山川琉璃吊橋_007

「兩端各設置一座巨石裝置藝術,以『蕃藷』、『芋仔』的意象,象徵族群融合。」摘自 愛屏東

山川琉璃吊橋_008

「這座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是結合中央、縣府及鄉公所的力量共同推動,去年8月動工,吊橋工程由紅十字總會援建,經費5300萬元,周邊引道工程和裝置藝術的經費,由重建會出資916萬元、縣政府出資350萬元,三地門、瑪家鄉公所也各負擔部分經費,橋體全長262公尺,距離河床平均高度45公尺。」~摘自 愛屏東

山川琉璃吊橋_009

山川琉璃吊橋_010

山川琉璃吊橋_011

從橋上遠眺隘寮溪兩旁的風光,符合「山川」之名。

山川琉璃吊橋_012

往海的方向(西邊)看,兩座新舊公路橋並列。關於三地門橋與沿山公路北段,詳見 【島內自駕晃遊】記憶‧踏查(三)屏東經典行程之屏北原鄉

山川琉璃吊橋_013

低頭見吊橋扎實的結構,以及下方原本的舊吊橋。

山川琉璃吊橋_014

山川琉璃吊橋_015

過橋到了北岸,便是個拍團體照的觀景平台。

山川琉璃吊橋_016

山川琉璃吊橋_017

現場的示意圖。

山川琉璃吊橋_018

過了橋往三地門的方向,沿途有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攤販,這是 古石城武夫咖啡(臉書粉專連結)

山川琉璃吊橋_019

山川琉璃吊橋_020

從北岸回望瑪家鄉,天氣好的時候,必然更有歐洲小鎮風味。一望無際的屏東平原。

山川琉璃吊橋_021

開放時間:

開放參訪時段:平日禮拜二~禮拜五09:00 ~ 16:00(禮拜一不開放預約及參訪,惟連續假日倘適逢禮拜一則照常開放),假日(含連續假日、國定假日):09:00 ~ 17:00。

聯絡資訊: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山川琉璃吊橋解說預約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