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報個人新聞台_存圖_020

自從有了網路之後,我就不常看報紙了;偶而讀副刊或分類廣告,只是為了重溫那種油墨和粗劣紙質散發的一種氣味,以及讀報的姿勢本身代表的一種生活情調;到了異鄉,英文程度不夠好,更是不知從何讀起。不過,為了需要一些就業市場的資訊,下午特地到7-11買了中英文報各一份;恰巧都報導了同一則消息,那就是溫哥華蟬聯多年的「全世界最適合居住城市」冠軍寶座,今年讓瑞士的蘇黎世與奧地利的維也納給取代了;儘管根據報告,主要原因出在交通問題上,但我心中難免有些嘀咕:怎麼,才剛到了一個城市,就把人家的生活品質給拉低啦?

我一直自忖是個十分城市化的人。因而當我知道自己將要在一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生活一段時間,自然會用一種探索的心情去試著體會這座城市的生活面貌。

坦白說,溫哥華跟我認知中的城市或都會,實在有段蠻大的差距;畢竟她是一座放射型、以綿延散佈在各個衛星市的獨棟房舍為主體的分散性城市,加上人口不算太多,市中心也只佔了很小的幾個區塊。居民的生活範圍多在自身所屬的衛星市區,不像紐約、東京或台北,每天都有人潮從四方湧進市區,再退潮返回郊區。

這種城市的缺點是,她缺乏一種眾聲喧嘩的生命力與活力;當然,每個人所要求的生活品質不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起上述那些「鬧市」居民,台北人或東京人可能需要奮鬥一生才能擁有的生活品質,溫哥華人全部擁有:自然壯麗的美景、清新乾爽的空氣、外海島嶼屏障之下的溫和氣候﹝比起美洲內陸﹞、寬闊舒適的住家....

問題是,人畢竟是一種複雜的動物。我當然願意相信有多數人嚮往恬淡的生活,但是人心中那股對於生命的熱情,卻往往難以磨滅。記得多年前從瑞士的魯加諾乘車往阿爾卑斯山,沿途美景正如卡通「小天使」的場景一般,高山上的小木屋、山羊、積雪、遍地花朵;我忍不住請同車的一位小妹妹替我拍照留念;當她將相機遞回給我的時候,眼中流露一種難以形容的光芒:「真好,你可以環遊世界;而我,從小到大最遠只去過山下的小鎮。」

當時的我呆住了,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回答好。我環顧四周,這豈不是人間天堂?而眼前這位天使般的小女生卻羨慕漂泊四海的我。一會兒,我看著天空,說道:「妳會的,等妳長大....妳一定能夠去你想去的地方。」她笑了,靦腆而開心。我永遠記得那一慕。

其實溫哥華也是一樣。從遙遠的距離來看,這裡的人們生活單純無聊,但是我從身邊的親友身上,卻看到一種生活的態度:事實上,越是在這麼一個優渥的環境中,似乎要更努力地活下去。和在台北的「忙與盲」不同的,你必須替自己找到一種生活的方式、一個值得追尋的目標,才不會被這美好的環境給吞噬了。

就像我的表弟妹以及他們的朋友、移民來這裡的姑姑叔叔阿姨,其實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地在生活著。這種看似淡泊實則進取的人生觀,令我這個在台北過慣了熱鬧生活的浪子,心中有了一股莫名的悸動。人,或許很難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但總能選擇面對人生的態度。

無論這是不是個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其實都要更努力地活下去。

【延伸閱讀】全球最適合居住城市評鑑資料

http://www.wmmercer.com/global/english/resource/resource_news_topic23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