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地因(Medenine)
突尼西亞東南部的主要城市,城中央保留了一片沙堡(The Ksar);所謂的 Ksar,是沙漠原住民柏柏人建構的一種公共建築,一般作為穀倉、糧倉使用。目前大多荒廢了,成為景點或市集。
緬地因沙堡外,阿拉伯文以及法、英、德文的標示。
雪尼尼(Chenini)
除 了平地型沙堡,也有高山型沙堡。在雪尼尼,就有一大片雄踞山頭的沙堡群,在最高點卻有座視覺上十分突出的白色清真寺。目前在這片沙堡中據說仍有兩千個柏柏 人居民(但我實際看到的並不多);以販賣紀念品或擔任臨時導覽員維生。這是一位在自家門口玩耍的原住民小孩(非常可愛)、被一群瘋狂觀光客包圍(就是我 們)時,無辜的神情。
到了南部,處處都看得到販賣沙漠玫瑰的攤子。兩顆玫瑰一「第納爾」,約合台幣25元,應該還可以殺價。買沙漠玫瑰的原則是看到可以的就先買幾個,免得一路挑剔追求完美、最後都沒買到(此次就發生這樣的慘劇,還好我家裏還供了一個)。
清真寺的白牆一隅。
有些柏柏人的「樣板家庭」,收取 1 Dinar 就可以入內拍照、賺取外快。這位婆婆應該是雪尼尼上鏡頭的次數最高的,很熟練地拉著我合照;還有一張兩人互看、貌似在話家常,可惜晃到。(且鏡頭前不知遮到什麼……)
原住民女性的傳統習俗,是用指甲花(Henna)染手或彩繪,婆婆手上的染料已經完全「條底」滲入手掌。
你拍我、我拍你。這是在雪尼尼村入口的一家咖啡館前遇見的一位重裝沙漠騎士。
下了山,在鄰近的一家沙漠渡假飯店用午餐;庭園中栽種的裝飾植物,同樣有著邊疆異域的風格(這是……雪蓮?)
飯店大廳中幾枚古董砲彈,令人猛然憶及:這裡正是二戰時期德國非洲軍團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和其宿敵英將蒙哥馬利(或許還可以算上美軍的巴頓)纏鬥的戰場之一啊!在另一旁的牆上,也展示著這幾位名將的相片。
沙漠飯店的格調。
哈達達沙堡(Ksar Hedada)
有些行程上直接把這裡寫做「摩斯艾斯巴(Mos Espa)」:它是坦圖因星球上的一個小型太空港市,也是安納金‧天行者幼年時和母親居住的城市,更是幾位命運的主角邂逅的地方──看到這裡,如果不是星戰迷,大概會覺得一頭霧水吧(笑)。
在 Ksar Hedada 的入口立著三種文字並列的大看板,不無驕傲地告訴訪客,這裡就是被喬治魯卡斯選為《星際大戰首部曲》中,非常重要的故事背景拍攝地。後來有廠商將這裡改闢 成飯店,大門和招牌就是在那時立的,但可能是地處偏遠、單靠影迷的熱情終究無法維持,目前已經歇業。
原本重新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沙堡客房前,僅剩下賣紀念品的店家。
又是只顧著拍、忘記買的特色手工陶塑紀念品!!
柏柏人的沙堡與阿拉伯人的清真寺建築相映成趣。
對面的古董與紀念品店,竟然賣著從沙漠中挖出來的二戰軍車油箱和零件。右邊是德軍、左邊是美軍(不知是否山寨)。
牆上吊著當地人的傳統服飾……但中間這個,我真的笑了。
瑪特瑪它(Matmata)
算起來,瑪特瑪它是成名最早的星戰拍攝地,這個地區首先出現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電影(《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是路克‧天行者與叔叔嬸嬸住的農家,以實際的柏柏人居住的地穴借景拍攝。電影成名之後,當然成為第一聖地,後來改為 Hotel Sidi Driss,至今仍在營業。儘管十分簡陋,仍不時有背包客來此穴居。
瑪特瑪它山區同樣有供人參觀的樣板家庭,但是規模較雪尼尼大、格局完整;主人還熱情地端出烤餅、薄荷茶以及乾果招待客人。烤餅涼掉之後有點自然發酵的酸味,但薄荷茶和乾果都非常棒。
這是我們實際上住的四星級洞穴飯店的客房內部,是否十分溫暖舒適的感覺?(實際上住起來也很不錯。)
瑪特瑪它的清晨。既然是影迷聖地,便仿效好萊塢,在山上矗立當地村名大招牌;可惜前方就是懸崖,我只能從反面拍攝;看起來成了「阿湯湯」。
岩質沙漠,野性的大地。
迦柏斯(Gabes)
在突南的沙漠與岩石地帶漫遊了數日,大夢初醒般地回到地中海畔,首先遇到的是海岸綠洲城市迦柏斯。在這裡的香料市集、請老闆調配了一包綜合了孜然、咖哩已及其他不知名香料的「北非七味粉」,回來已搭配紐約客牛排試吃,十分提味。
伊爾捷(或艾爾占,El Djem)
古羅馬非洲行省的重要商業城市,留下了保存尚稱良好的圓形競技場,是世界文化遺產。分屬三個不同時代的競技場、清真寺與路燈,融合在一個奇妙的畫面中。
El Djem 的圓形競技場特色,是可以直接走到當年關著神鬼戰士(角鬥士)與野獸的地底牢籠,這是在最大的羅馬競技場辦不到的。
團員 Alex,貌似提著公事包去競技場上班(當然是開玩笑的)。
相對於古代的輝煌,今日的 El Djem 只是一座荒涼的小鎮。街角一景。
蘇斯(Sousse)
蘇斯啊,蘇斯!當年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來北非拍攝《英倫情人》時,挑中這裡作為他理想中的埃及老城場景,男主角跟蹤並偷窺女主角的地方。從此為它蒙上一層浪漫與情慾的色彩。真實的蘇斯也是一座極富魅力的海濱城市,同樣擁有世界遺產老城、以及歐洲人鍾愛的夏日度假勝地。
從阿拉伯時代的堡壘眺望海港,領略戰略地位的優越。
管它是世界遺產、遊人如織,貓還是要睡的。
大清真寺旁廣場一角的咖啡館,除了少數不明究理的女性觀光客,當地人全是男人才能上咖啡館,這是他們的社交場所。
這天下午團員們自由活動之後,我獨自在蘇斯老城中亂逛了近一小時;原本想沿著城牆走一圈,可惜其中有些地方過不去,最終走了三分之二。拍下了蘇斯熱鬧之外的另一個沈靜面向。
這張構圖,是否很像在西西里島拍到的經典作品?可惜氣勢和戲劇感弱了許多。
典型的老城街角,紅色看板上的人物,是已經當了二十幾年總統的賓‧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先生。
夜幕低垂,回到蘇斯老城區的入口,右邊是販賣各式紀念品的大購物中心。
隔天清晨離蘇斯前,順道參觀它的遊艇渡假基地:康大維港(Port El Kantaoui)。它和蘇斯是雙子城。冬日的遊艇港顯得有些寂寞,但仍可想像夏日的盛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