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工作的崗位上努力了半年,協助處理許多活動行銷、組織發展、策略調整的事情,每天都忙個半死;這個月,隨著期待已久的新主管上任,我也終於有了一點點喘息的空間。而,彷彿是安排好了似的,就在這個月當中的一些零碎的訊息與事件的觸發,促使我開始產生一些大規模的思考。

自從’02年十一月進入旅遊產業,上一次有系統的思考,是在’06年九月開始、關於「Travel 2.0」的系列論述(文章連結請見本分類);如今又過了恰好四年,是不是以後每隔四年就會有這樣一個大思考週期,我也不知道(笑),但算是給自己每一個階段的期中報告,也不錯。

但由於議題眾多,思想龐雜,開檔案寫了一兩個禮拜,都無法妥善收斂結論;而且我這人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個「嚴肅魔人」,一旦正襟危坐、咬文嚼字起來,文章就容易變成論文風格,其實很不對自己的盤。

於是,決定把文章拆成小片段,想到什麼就寫一些,然後透過回應(如果有的話)與互動,來更完善整個想法。這些都只是醞釀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論,不必急著吐槽,但很歡迎提供想法;有些段落可能還會變成政治地雷文,無論如何,既是自己的想法,就誠實地面對。

就讓我們開始吧。

1

不久之前,聽了一個年輕的網路創業者簡報,他要做的是「陸客來台自由行入口第一站」;當天晚上,到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台北音樂傳記(Legacy Taipei)」看林曉培的live,主辦方邀請了許多旅遊業者觀摩,希望將來能夠提供陸客來台時的夜間娛樂;

過了兩天,又在Facebook上看到一位關心旅遊業議題的朋友,寫道:「很多業者為了搶食陸客大餅,紛紛把舊飯店改裝,而且要求員工要改用大陸的用語,把早安變成早晨好!表面上是提供親切的服務,但是在我看來,根本是本末倒置,亂搞一通!(以下略)」

── 就是這些一點一點的徵兆,以及近年來我身處在旅遊產業的氛圍感受,看來,繼「文創」之後,「旅遊」將成為台灣的一大顯學;而開放陸客來台自由行,也會是一個越來越近的議題。但,我不知道,大多數人的心中,到底懷抱著什麼心情與認知,或者,「準備好了沒有」。

2

在開放兩岸直航、或者放寬大陸旅遊團體來台時,我其實還沒那麼多感觸。因為,團體旅客,基本上還是在一個被計畫或被掌握的行程與活動範圍,大量出現的地點,也侷限於某些觀光景區;但是,開放陸客自由行,意謂著這些對岸來的旅人,將全面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應該因此而感到害怕嗎?一點也不,基本心態上,我非常地歡迎。

就像前陣子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一部由馬來西亞華人旅客拍攝的短片「PassionRepublic Taiwan Trip」(優酷連結)、 或者時常聽到的一些港澳(或其他地區與國籍)旅人對台灣的評價;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自己生長的故鄉,在這些具有相近文化背景的旅人們眼中,是一個如此有 趣、美麗、親切、自由,又具有豐富的地方色彩,怎不教我們這些台灣人感到無比自信與動容?(我在看這影片時,眼中含淚了,嗚嗚嗚,台灣真的好好玩哦……)

問題是,這樣美好的旅程,如果不開放自由行,永遠只停留在團體接待的層次,是不可能被看見與感受的。

3

很誠實地說,台灣,要成為歐美人士出國旅遊的主要目的地,或至少成為幾個首選之一,目前還有一定的困難。有個說法幾乎已經成為常識了,就是老外常常把「Taiwan」和「Thailand」搞混,但當他搞清楚了,他多半會選擇Thailand,而不是Taiwan。

如果再拿週邊的一些國家來比較:比生態旅遊,馬來西亞很豐富;比購物和城市景觀,香港很炫目;比文化融合,新加坡很積極;比登山健行,尼泊爾很迷人;比宗教風俗,巴里島很獨特;比世界遺產,柬埔寨有吳哥;比魚米之鄉,越南米飯真好吃。

我這麼說,一定有人很不服氣。例如幾天前,我把這個議題丟到噗浪上,藉由和噗友的討論,刺激自己的想法(原噗連結);吾友柳藏經公爵就提出了以下的意見:

「台 灣有0~3000公尺的垂直生態系,台北有光華商場的電子商品購物和東區有亞太的最大百貨商圈與觀光小吃夜店城開不夜,台灣有原住民,新住民和閩南,客 家,中日台美混血文化,台灣百嶽攻山登頂和環島單車溫泉健行,台灣還有好幾萬座大小寺廟參訪,中台,法鼓,慈濟,佛光,四大山頭可供禪修精進!」

「台灣的先民遺址與殖民風情,眷村,故宮,海洋文化歷史,加上精緻農業與安全健康有機飲食都是我們的強項!只不過以上的內容都需要政府與民間結合,方有力量成長!」

公 爵兄舉出的這些優點都是事實,也都是我們在上導遊課時老師必教的內容;但說真的,我讀過許多國際旅遊人士會去爬馬來西亞的神山、或日本的富士山,較少有造 訪台灣百岳的(不是沒有,而是因為種種限制條件,相對人數較少)。而,說到「亞太最大的百貨商圈」,我剛從曼谷回來,Siam Square週邊,也有很強的競爭力。(當然,曼谷也可以不算在「亞太」範圍內。)

同時,也有噗友提到,「這跟去年嚴長壽所寫的《我所看見的未來》,是一樣的題目?」~基本上,是的。嚴先生這本令人動容的大書,我很少一口氣全部看完整篇,原因是,每看一段,就心緒澎湃,有眾多回應的想法。

嚴 先生對台灣的整體規劃思考之全面、國際化,都是令人讚嘆的;當然,如果要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那就是,我自己的規劃會更「台」一些。是的,沒錯,我既綠又 台,但光憑熱血與堅持,沒有辦法造就下一階段的新台灣,反而有可能在追逐利益的磁吸效應下,快速被稀釋化、軟化、邊緣化,或釀成更多的對立。

接下來,就是「Why」和「How」的問題了。(不定期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