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8

(寫在前面。
其實大叔已經很久不以所謂「部落客」的身份寫文,倒不是不喜歡,
而是現在無論圖或文,拍得比我好或寫得比我好的年輕人太多了。
所以寫的反而比較屬於行程中的一些感想。
如果不太符合部落客「好吃好玩好棒」的語氣,請多包涵。
是說到這個年紀,其實也不太適合用那樣的語氣來寫了。)

續前文。回想起來,還有點不確定要怎麼描述,那天從夜晚到早晨的感受。用夢境來形容則顯得太俗氣,正確地說是如果沒有留下影像紀錄,會有點懷疑那晚的經歷與情境,是否真的存在過。

這次行程的安排,雖然有部分出自我的建議,但也有隱藏版的驚喜,則是一起在旅遊產業領域奮鬥的好友 Daniel 推薦。好比說那天夜晚的住宿,原本想或許也可以直接在禮納里的接待家庭,但 Daniel 神秘地説,他非得要帶我們到德文部落,讓我們體驗一下「巫婆Ti家」。

從下圖可以看到,在禮納里用完晚餐,再前往德文部落,車程約需四十分。禮納里距離平原不遠,但到了德文,則毫無疑問是一路上山。

螢幕截圖 2017-11-27 17.24.27

巫婆 Ti 家

抵達的時候,眾人身處在一片漆黑的山區,不知道自己到了哪裡。但隨著主人的帶領,走入庭院、繞過小道,黑暗中透出經過設計的燈光,彷彿探索一個位於山區的精靈部落。

一走進客廳,吊燈下掛著北美原住民的捕夢網,便令旅人感到一種或許可以泛稱為「高山嬉皮」的氛圍。到這裡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 Daniel 一定要拉我們上山來看看的理由了。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2

夜間抵達時燈光昏暗,便不強求拍照,直接先在高山的空氣中入眠。隔天清晨,再起來補一些相片。

我睡在主建築的二樓,沒有房門,僅以布簾相隔。而清晨醒來,睜眼見到的便是天花板上吊掛著的毯子。或許你就可以理解,為何我說昨晚似是夢境(特別是來到之前已在禮納里的 Luluwan 小酌微醺)。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4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5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7

出於好奇上網找了資料。最早可以找到 2008 年的報導:

「在屏市擔任清潔工作的魯凱族婦人陳春花,因有一身好手藝,兼差設計縫製的手工禮服,得過不少服裝設計大獎,每套租金5萬起跳,這位由清潔婦變設計師的陳春花聲名大噪,但仍不改初衷,只埋首創作各類手工娃娃及手作織品,蒐藏在深山老家。這座位在深山的木屋,經陳春花與先生改造下改頭換面,成為一家風格獨具的手作之屋,屋內從家具、陳設或擺飾,幾乎都是陳春花夫婦一手打造出來。」(自由時報,侯千絹報導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2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9

早期的報導多寫做「巫婆的家」或「巫婆之家」,現在則用一個比較隱晦的名稱「巫婆 Ti 家」(猜想還是礙於法規的限制)。宿二代小龍,前一晚在黑暗中就認出我來,後來說其實來到這裡都是一種緣份。

我心領神會,無須多言。如果有人真想尋找這位於深山中,德文村互助巷的神秘精靈屋,自然找得到相關資料。(但 google 地圖上無法定位,建議可以洽詢 德文部落生態旅遊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0

在這裡,沒有奢華的裝飾,也沒有幽會的隱私,甚至連衛浴,都是共用,但擁有的是幾乎毫無視覺污染的壯麗山景。從民宿的平台上遠眺,對面的神山部落霧台部落隔山相望。

我曾經給日本朋友看過屏東的一些相片,陽光沙灘或熱帶水果在他們眼中未必是特色(其他週邊國家也有),但這山景,以及山上用石板屋建成的教堂,令他們嘖嘖稱奇:「沒想到台灣有這樣的風景!」

於是我在去年到東京替屏東旅遊宣傳時,即席說了一段:「比安地斯山更近的安地斯山(山景),比牙買加更近的牙買加(咖啡),比夏威夷更近的夏威夷(海灘),比古巴更近的古巴(鳳梨、可可豆)」。

對於尚未認識這片土地的國外旅人,這可能是初見面時更容易讓他們理解的方式。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4

林邊 光采濕地環境教育園區

從德文部落下山,往海的方向去。下圖也曾是我在臉書或演講中提到的,Deep South Formosa,台灣「深南方」。

它不是國境之南,也不是「最南端」或「極南」(那屬於恆春半島的專利);但這「深」,既是屏東平原的地理縱深,也是人文深度的深。

左上角從高鐵左營站以南劃出,右上角的小黃星,就是德文部落,延伸到左下方,便是林邊、佳冬一帶。光是這個三角區域,便有豐富的人文與山海地景。

台灣深南方

在這大三角的南端,有著林邊的光采濕地

認識的朋友知道,從前年開始我便多次來到這裡,思考如何能夠讓更多人知道、並願意親身前來,了解這裡的故事。去年又因為莫蘭蒂颱風的影響,暫時中斷了一段時間,今年把這個任務託付給 Daniel,帶著媒體與部落客回到林邊。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5

引述在當地長期耕耘的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營運的「317 林邊故事鄉」網站上的說明:

“光采濕地至100年(2011)起慢慢成長,從一片廢棄的泥濘地,經過整地、規劃水域到「放養快樂魚」、「種下希望樹」,邀請民眾一起建置生態網。4年過後,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與各方資源的協助下,光采濕地終於在104年(2015)開始試營運,推動認識綠色能源、有機養殖生態系、地方深度旅行、試驗智慧電網等,採用育教於樂的互動方式,希望引導民眾學習友善環境的觀念,並透過培訓在地環境教育人員與導覽員,建立環境教育園區,希望提供林邊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6

光采濕地的故事很長,正如前文寫到 Luluwan 所在的禮納里一般,都要從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風水災)開始講。這是一個如何從風災後的滿目瘡痍,胼手胝足慢慢復原、並尋找土地新生命的故事。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的工作者,經過多年的規劃與實做,設計成各類型的遊程,試著吸引外地遊客,來到這裡,藉由講解、DIY、體驗,試著理解林邊的多元面貌,以及如何從風災過後,一路走到成為綠色能源希望的過程。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7

如今眼中所看到的綠意與生機,都是經過人工悉心打造與保護的成果。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8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19

之前我在臉書上貼出相片,提到在濕地上「養水種電」的計畫,曾有網友表達不認同;經過解釋,才了解:這並非自然的濕地,而是人工規劃出來的,並非破壞自然生態,反而是創造水電共生的環境。

對於台灣各地,若經過自然(或人為)災害而無法繼續耕種或養殖的區域,光采濕地提出了一個可能的方案。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2

同樣摘自「317 林邊故事鄉」:

“103年(2014),縣府文化處向文化部申請– 屏東縣林邊鄉光采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光采濕地為基地,設置六件公共藝術作品以及街道傢俱,配合園區的需求設置。由第19屆國家藝術獎美術類得主吳瑪悧擔任策展,提出「溼地就是美術館~與綠能一起亮,與生態一起動」的開放性公共藝術想像,融合光、養水種電計畫理念,以及環境美學營造的概念,以空間記憶、美學符號與土地一起對話,勾勒「地」(土地)、「景」(景物/人文)與「藝術」(公共藝術作品)的共生共榮。”

比起今年初次舉辦的地景藝術節,這裡的裝置藝術作品相對成熟(特別聲明仍是外行人的觀點);經過兩三年的風雨,已成為光采濕地的地景之一部分。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0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1

除了濕地、生態、藝術,光采濕地真正的重點,可說是「智慧型微電網」以及各類型的綠能之示範場,為了迎接來臨的訪客,這裡也準備了設備齊全的能源教育中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並非只是來看看玩玩的地方,還有更多值得花時間去聽、去理解,並去思考如何應用到全台灣各地的場域。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3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除了負責光采濕地的維護與營運,也將林邊在地的物產,賦予新的包裝與設計,這許多「林邊好物」,也曾經拿到東京去展覽。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4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5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26

關於光采濕地的小旅行與物產,以下這個網站以及兩個粉絲專頁,都值得按讚與點閱:

317 林邊故事鄉 — 林邊與光采濕地的故事,以及各類型小旅行以及體驗的內容

社團法人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 即時活動訊息

光采濕地趣體驗 — 即時活動訊息

德文部落與林邊光采濕地_001

最後的一點小感想。

在台灣的各地,都有許多人在當地努力生活、打拼,營造著一個又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這些都是屬於他們的成果。

做為一個渺小的「自媒體」,只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見這些在地故事,這便是我所認知,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

當然,如果有機會,我也很樂意「帶路」,以領隊的身份,帶著更多人去造訪這些各地的朋友。

但如果你自己前往了,也請替我問候這些,在各地努力的、值得尊敬的人們。

→→ 延伸閱讀:【旅行長專欄】那些想要被看見的角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工頭堅 的頭像
    工頭堅

    工頭堅部落 | 時代的風 | 三導遊記夫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