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兩個引起大家議論的話題,覺得挺有意思的,說起來也和旅遊相關;我曾經在臉書上發表了簡短的看法,也轉貼過幾則相關文章,獲得了不少迴響,雖說按「讚」的人比較多,但當然也有些不同的意見。趁著假日,試著把想法再說清楚一點。

牛肉麵

第一個話題,是關於牛肉麵的音譯。轉貼一段新聞報導的內容,可以很快地瞭解事情的原委:

“牛肉麵應該是「New Row Mian」,還是「Beef Noodles」?第7屆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宣傳海報,印著 New Row Mian Festival,被市議員指責既非直譯又非意譯,完全不倫不類,引起軒然大波。台北市政府打算在台北牛肉麵節期間,比照滷肉飯開放民眾票選正名,則是讓美食專家及學者大感荒唐,認為市府應該弄清楚飲食文化的精髓何在,維持原本的音譯。”(卡優新聞網

如果再搭配另一篇報導,就更完整:

“台北市副市長表示,海報上的用法是從2008年沿用至今, 當時徵詢了十七位美食專家,認為牛肉麵是台灣特有美食,希望能像 pizza 或 sushi 一樣成為專有名詞。但市議員批評,除非是久居台灣的外國人,否則根本沒人知道在賣什麼東西。要發揮創意也不能讓人看不懂,尤其是宣傳品,可能就這樣變成國際笑話。”(蕃薯藤新聞

坦白說,美食專家的意見或許不一定全部是對的,不過這次我站在他(她)們這邊。簡單地說,這個事件單純是執行上的瑕疵,結果造成了原本很不錯的提案,被當成了笑柄。

1. 如果確實從2008年就決定要把牛肉麵改成 New Row Mian,為什麼我們好像沒看到什麼相關的宣導?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又怎麼告訴老外?

2. 市府的執行單位,如果在設計海報時,能夠考慮到這並非是個大家已經普遍認知的名詞,而多加上一個括號,"New Row Mian (Beef Noodles) Festival”,不就什麼爭議都沒了嗎。

──不過,等一等。話雖如此,我個人認為這個譯名還是有問題,才會引起眾人的困惑。我的意思是,看很多國外音譯的名詞,所用的單字,在原本的語言中是不存在或沒有意義的,這樣子一看就知道是外來事物,不會混淆。

很快查了網上的漢英字典,「牛肉」的通用拼法應該是 "Niou Rou",既然如此,又為什麼非得要翻成 “New Row” 呢?因為 New(新) 和 Row(行列) 都是原本就有其意義的英文單字,這麼一攪和,就算老外理解了“Mian=Noodles”,會不會又誤以為它是什麼「新行列麵」?

後來看到許多網上的評論,甚至票選,大多一面倒認為美食專家不食人間煙火(這話真妙)、市府多此一舉……等等。我真覺得非常、非常可惜。

(寫到這裡,都不自覺笑了。記得以前有一陣子因為看了《侏儸紀公園》小說,對混沌理論很有興趣:所謂一點微小的誤差會引發連鎖反應,到最後成為不可收拾的毀滅性結果,在這個事件上真是表露無遺;還好不是什麼危及國家安全的事,不過依此類推,難道不值得警惕乎。)

我認為這個事件當然夾雜了許多複雜的背景因素,例如從「南村落」、「康青龍」、「溫羅汀」乃至於最近看到的「隱山丘」(天母),引起當地居民或市民、對於專家或市府擅自界定區域特色的爭議,延燒至今;但至少我看到日本的旅客,是很能夠接受「康青龍」這個概念的,甚至日本雜誌也做過專題報導(是不是花錢買的就不知道了)。我認為每一個區域特色原本就該被獨立發掘或探討、地方小吃的譯名則又是另一個議題,不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毫無疑問的,我們在國外看到許多亞洲食物的譯名,多是音譯。

日本最有名的 Sushi(壽司)、Sukiyaki(壽喜燒)、Ramen(拉麵)……自不待言,港式飲茶中的各種點心,也都有音譯名稱,例如 Shumai(燒賣);還有多位美食專家提出的例子,就是 Pho(越南河粉)。如果有人質疑這些都是單字,老外記不住連續三個音節,那麼泰國的 Tom Yum Goong(或 Dong Yum Gong,酸辣蝦湯)不也揚名立萬?還有,最初看到東南亞食譜中的 Mee,我還一下子轉不過來,隨即發現,它不就是福建話的「麵」嗎!

以上這些,都算是歐美人士熟悉的食物了。當然,不可否認的,如果真的要從歷史角度去探究,這些地方名詞之所以能夠流通國際,多半是因為這些地區,過去曾被歐美國家殖民、佔領(*)、或大量造訪,可是台灣並沒有這樣的歷史背景,所以只好從頭來,用行銷的方式強力推廣,當然比較辛苦。

(題外話,台灣被日本殖民佔領的時期,也有許多「台語日譯」的辭典,現在讀起來非常有趣。但,這些「台文」畢竟只限於日本人因統治而必須理解的範圍,並未流傳到國際。說穿了,台灣以往作為一個「次殖民地」的等級,是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

說了這麼多,後來我在自己的噗浪臉書上,發了這麼一則:

我看到現在,牛肉麵最好的譯法是「gu-ba-mi」。依此類推,魯肉飯叫「ro-ba-bng」。蚵仔煎叫「o-a-jen」。剉冰叫「tsua-bing」。還有「dao-nee」,豆漿。

這則訊息有許多人按讚,當然也有人來踢館,或者理性探討。踢館者留言範例,如「神經病 這些食物需要翻成英文 難到是為了我們這些懂華語的在地人嗎」這樣層級的意見,我想就毋需和他多費唇舌了;比較有意思的,則是有網友提出,如果都用台語(閩南語)發音,那麼客家小吃呢?又或者像牛肉麵,是由岡山空軍眷村的四川老兵發明的,用台語合適嗎?還有各地腔調不同,很多地方的豆漿(豆奶)念成 Dao Li(e)ng,又怎麼解決呢?

關於這些疑問,如果要問我的原則或看法,第一直覺認為是應該「尊重最初的來源」,換句話說,原本是台語就用台語發音,原本是客家話就用客家話發音,原本是原住民語言、就用原住民語發音,如果要說小籠包是上海來的,用上海話發音又有何不可?……這樣子固然會造成老外的困擾,可是在說明的過程中,又可以讓他們理解台灣多元族群文化的事實(就像捷運中的多語廣播一樣),難道不是「寓教於樂」、增加話題的方式嗎?

除了最初的語源,其次還是要考慮到它在台灣的通用性;假設最初是四川話或潮州話或任何一種方言,如果最後在台灣普遍被使用的是台語或國語(普通話)發音,則還是採取通用發音比較好。許多人都提過的情境,就是如果你要把牛肉麵統一翻成”Beef Noodles”,老外初看是容易懂了,可是如果他隨便走到一個麵攤,對著一位無論是本省籍或外省籍的老闆說半天「皮膚魯豆絲」,還不如直接說 ”Niou Rou Mian” 或 ”Gu Ba Mi (Mee)” ,溝通上容易多了吧!

當時電視上報導牛肉麵節新聞時,還特別拿了海報去問一些住在台灣的老外,結果大家都說看不懂,於是我們就用這樣的狀況來斷定音譯是錯誤的;但其實回歸到我在本文前面所說的,一個尚未被普遍認知的名詞,原本就不應該如此草率呈現。只要海報上寫的是 "New Row Mian (Beef Noodles) Festival”,他們自然就懂了啊。

有人說,原本簡單的事情,何必搞那麼複雜。我這麼說吧,在台灣,常常有應該複雜看待的事情被粗魯的簡單化,而其實很簡單能夠被理解的道理、又被刻意複雜化。追根究底,還涉及到我們對於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或被認知的身份之懵懂、茫然、困惑,以及一種希望被認可與肯定的追求。

(原本想連玉山投票事件一起寫完,可是不知不覺就越寫越長,還是分成上下集好了 :P)

【延伸閱讀】

葉怡蘭的G+與噗浪上的相關討論 
https://plus.google.com/115715043090527559462/posts/7WeDQUoUxNw 
http://www.plurk.com/p/1twcoi

如果滷肉飯叫做 lo va bong -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kitchen/11433080

(*)註:我說台灣沒被歐美國家殖民或佔領,一定有人笑我歷史沒唸好,難道以前荷蘭或西班牙沒有佔領過?……其實是因為年代太久遠,佔領的時間也不夠長,影響有限,幾乎可以略過不提。而且,荷蘭佔領的時期,也還沒有什麼台灣小吃吧(笑)。如果要說我印象中,荷蘭時期有留下什麼名詞,流傳到西方、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 “GoXinGa”,國姓爺(鄭成功)。畢竟荷蘭人是被這位爺趕走的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頭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